合作客戶/
拜耳公司 |
同濟大學 |
聯合大學 |
美國保潔 |
美國強生 |
瑞士羅氏 |
相關新聞Info
推薦新聞Info
-
> St與MMA在無皂乳液聚合過程中的動態表面張力變化——結果與討論、結論
> St與MMA在無皂乳液聚合過程中的動態表面張力變化——摘要、實驗部分
> 低分子熱塑性樹脂體系CBT500/DBTL的界面張力與溫度的關聯性(二)
> 低分子熱塑性樹脂體系CBT500/DBTL的界面張力與溫度的關聯性(一)
> 不同種類與濃度的無機鹽氯化物對麥胚脂肪酶油-水界面特性的影響(二)
> 不同種類與濃度的無機鹽氯化物對麥胚脂肪酶油-水界面特性的影響(一)
> 觸殺型除草劑與油類助劑防除雜草機理及效果
> 高分子類助劑主要增效機制及在除草劑領域應用機理
> 表面活性劑在除草劑噴霧助劑中應用及主要增效機制
> 氣液液微分散體系的微流控制備方法及在稀土離子萃取領域的應用(下)
肉湯的浮沫是臟東西嗎?要不要去掉,和表面活性劑有什么關系
來源:廣東科普 瀏覽 605 次 發布時間:2022-09-29
身在廣東的你,肯定喝過不少“老火靚湯”,即使不會煲湯,很多人也知道,煲湯的時候,過一段時間就要把湯面的浮沫撇掉,但你有沒有想過,這些浮沫到底是啥?
有人說這泡沫是食物的精華,也有人覺得不干凈,應該去掉,難道這些浮沫是臟東西嗎?科普君帶你一起來看。
泡沫是怎么產生的?
提到泡沫,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是肥皂水。其實,我們用肥皂水吹出來的“泡泡”,是氣體被液體隔開的分散體系,而泡沫本身屬熱力學不穩定體系。
通常純液體不會產生泡沫,但液體中如果含有一種或幾種表面活性劑,再加以攪拌時,空氣就能進入液體并被包埋進去,形成能持續一段時間的泡沫,肥皂中的硬脂酸鹽就是典型的表面活性劑。
表面活性劑(surfactant)指的是一類能夠降低液體表面張力的化合物,是一種“兩親”分子,既能和水分子親熱,也能和油分子親熱。
穩定的泡沫需要表面活性劑
這兩種泡沫,最好撇去
1、肉湯的泡沫,去留分情況
煲骨頭湯和肉湯產生的泡沫需不需要撇去,得分情況。
為了改善口感,很多廚師都會推薦煲湯前先把骨頭、肉類焯個水,此時會產生很多紅灰色的泡沫,一般多是肉類中的血沫及雜質,建議撇去后,再次用清水清洗。
等到正式熬煮時,湯里還會出現泡沫,不過此時的泡沫量較少,顏色奶白,看起來干凈很多,這是肉中的蛋白質和脂肪被煮了出來。此時的泡沫可以保留,但如果覺得影響外觀,或者是在減肥,也可以撇掉。
2、汽水的泡沫,易傷胃
剛開瓶的可樂、雪碧等,往往會竄出一股氣泡,而很多人喜歡趁著有氣泡的時候喝一口,但一放久,泡沫消失了,氣也沒了,喝起來就沒勁了。
打開碳酸飲料時產生的泡沫,其實就是二氧化碳。而過多的二氧化碳會刺激胃黏膜,從而減少胃酸分泌,影響腸胃的正常消化功能,進而導致食欲下降的情況。
豆漿出現大量泡沫
可能是“假沸”,需要再煮
煮豆漿時如果出現大量泡沫,很多人都會把它當成煮沸了的標志。但其實這可能是一種“假沸”現象。
豆漿含有一種叫皂甙的物質,會讓豆漿在加熱到80-90℃時產生大量泡沫,這些泡沫就像是“障眼法”,看起來像煮沸了,實際卻還沒有徹底煮熟。
如果喝了這種豆漿,所含的皂甙會影響人體對蛋白質的吸收,導致消化不良;攝入過多時,還易導致惡心、嘔吐、腹瀉、腹痛等不適。
所以煮豆漿時產生了泡沫,應該再用小火繼續煮10分鐘左右,至泡沫完全消失,豆漿沒有了豆腥味才是完全煮熟,能放心飲用。
無需擔心,甚至有益的泡沫
01、煮面、粥的泡沫
我們在煮面條、水餃時,也會產生泡沫,一般對身體并沒有什么危害,不需要撇去。
這些泡沫的出現,主要是因為面粉中的蛋白質、淀粉溶在水里面,使得水的黏度增大。水溫不斷升高,泡沫就越多,等你關火后,這些泡沫就會消失。
至于熬粥時,泡沫消失后,表面會懸浮一層比較粘稠的物質,這也就是老話說的“米油”。
02、鮮榨果汁的泡沫
鮮榨果汁上的那層泡沫營養格外豐富,不用撇掉。
醫學研究證明,這層泡沫中富含礦物質和活性酶,而活性酶對人體很有好處。不過,這些活性酶很容易被氧化,因而鮮榨的果汁要盡快喝掉。
03、泡茶的泡沫
沖泡茶時,也會泛起一層泡沫,這其實是茶葉中的茶皂素,動物實驗表明它有一定抗菌消炎的作用,并能抑制脂肪的吸收。
不過茶泡沫里面含有的量是有限的,不要指望喝點茶泡沫就能起到這些作用。但這至少說明這層泡沫無害,可以保留。
現在你知道啦,食物中出現泡沫,其實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,哪些要去除,哪些可以留著,終于有更清晰的認識啦。